多层框架结构的基础选择及荷载
多层框架结构的基础,一般有柱下独立基础、条形基础、十字形基础、片桩基础,必要时也可采用箱形基础或桩基等。湖北卓禹建设有限公司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
(1)条形基础呈条状布置,横截面一般呈倒T形,其作用是把各柱传来的上部结构的荷载较为均匀地传给地基,同时把上部各报框架结构连成整体,以增加结构的整体性,减少不均匀沉降。条形基础可沿纵向布置,亦可沿横向布置。
(2)十字形基础布置成十字形,即沿柱网纵横方向均布置条形基础,既扩大了基底受荷面积,又可使上部结构在纵横两向都有联系,具有较强的空间整体刚度。
(3)若十字形基础的底面积不能满足地基的承载力与上部结构容许变形的要求,则可扩大基础底面积直至使底板连成一片,即成为片筏基础。片筏基础可做成平板式或梁板式。平板式片筏基础实际上是一片等厚的平板,施工简单方便,但混凝土用量大。梁板式片筏基础一般沿柱网纵横方向布置肋梁因而可减小底板厚度,增强结构刚度,但施工较为复杂。
基础类型的选择,取决于现场的工程地质条件、上部结构荷载的大小、上部结构对地基土不均匀沉降及倾斜的敏感程度以及施工条件等因素,设计时应进行必要的技术经济比较,综合考虑后确定。
计算荷载传递
框架结构中,受力主要是垂直力与水平力两类。垂直荷载源于自重、以及各种活荷载,除非特殊荷载,多数垂直荷载被设计成均布荷载,可能直接作用在框架上(楼板搭载框架梁上),也可能通过其他构件(次梁)以集中荷载的方式传递至框架上(楼板搭在非框架梁的次梁上,再由次梁传递至框架梁上)。框架结构的垂直荷载通过梁板体系来承担,进而传给柱,由柱传给基础。
水平荷载主要是由风与地震的作用产生的,由于楼板承担了建筑中主要的重量,地震时在楼板高度处会产生巨大的地震作用力,因此一般将水平地震荷载简化为作用在楼板高度处的水平集中力。框架所承担的风力作用在建筑物的侧墙上,进而通过侧墙传递至承担墙体的框架梁上,因此风荷载对于框架也可以简化为集中作用。也就是说,水平荷载作用的简化结构是作用于各个层高处的水平集中荷载。